2016-04-08 18:03:16 來源:互聯網 次閱讀
北京時間3月22號,蘋果發布了2016版的iPhone 5s(SE),作為一臺定位“小屏旗艦的產品”,iPhone SE在配置上確實采用了與6s相同的A9處理器 2GB RAM,而在定價方面,16GB售價約為3288元,而64GB售價為4088元,成為史上最便宜的iPhone。可以預見的是,iPhone SE會取得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。但隨著安卓機型的硬件配置升級迭代、系統的完善,新技術像曲面屏的加入,快充方案的普及使用等等。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似乎正在威脅iPhone。而這是否預示著iPhone即將走下神壇呢?今天筆者從硬件配置方面聊聊。
iPhone硬件發展史
我們先列舉一下iPhone硬件配置的發展史,讓大家更好地了解iPhone這么多代的發展歷程。
距離iPhone初代推出至今已經差不多經過10個年頭,而最初的iPhone到iPhone 3GS,使用的都是三星的CPU Imagination PowerVR的GPU,但為了讓3GS的“S”(Strengthen=加強)更名副其實,蘋果為3GS加入了2倍的RAM,達到了256MB。而從4系列開始,iPhone采用了retina屏幕,從而需要更強的處理器,因此,iPhone 4搭載了自主的A4處理器,4s更是采用首顆自主的雙核處理器:A5,而RAM也全面提升至512mb。
retina屏對比普通屏幕
到了2012年,蘋果推出iPhone 5代,其搭載了更快的雙核A5,RAM也提升至1gb。而隨后的iPhone 6、iPhone 6s,到上周才發布的SE,其CPU、GPU的性能可謂每一次都有跨越式的進步。大家可以看歷代iPhone Geekbench跑分表(數據來自網絡)
*由于iPhone(首代)、iPhone 3G不能正常使用Geekbench,所以沒有數據,而不同版本Geekbench的跑分也有所差異,數據僅供參考。
同期安卓手機硬件配置
我們再來看看同一時期的安卓手機及其性能表現。(由于在安卓機型當中,三星數據比較完整,所以大多采用同時期的三星旗艦機型作對比)
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,iPhone 3G和iPhone(首代)的硬件配置基本沒變,這可能因為搭載安卓系統的首臺手機還沒出現。而谷歌G1的誕生就搭載了192mb的RAM,可以說一起步就比iOS所需要的運存要多。
A5 Soc
隨后,搭載A5雙核心的iPhone 4s推出,安卓陣型也開始適配各種雙核心的Soc,例如三星Exynos 4210、Nvidia的Tegra 2、高通驍龍MSM8260等等,RAM也升級到了1GB。然而,從2012年開始,安卓陣型便上映著軍備競賽,Soc從雙核發展到四核,并在13年發展到八核(雖然首款Exynos 5410為雙四核產品,但它確實擁有八個物理核心),15年年底發展到十核。RAM也從最初雙核的512mb/1gb,發展到2gb、甚至后來的3gb、4gb。相反,蘋果陣營的硬件發展似乎“看起來”還是那樣穩步上升,雙核心的設計從A5開始一直延續到最新的A9,而RAM也才剛剛用上2gb。
同期iPhone與安卓手機跑分對比
然而,在RAM的需求上,iOS憑借墓碑式的后臺機制,讓可用RAM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。但這就能代表著iPhone不吃硬件嗎?其實并不是這樣的,請看以下Geekbench匯總表格。(安卓機型成績來自Geekbench數據庫)
從iPhone 5開始,蘋果A6的CPU性能開始領先安卓陣營,尤其是單核成績,較大幅度領先安卓陣型的CPU。但隨著四核、八核Soc的普及,安卓手機多核得分開始逐漸超越A系列處理器。然而,數據顯示安卓陣型CPU的單核性能和A系列的距離已經逐漸縮小,其實如果從兩者核心面積和晶體管數量考慮的話,蘋果A系列的CPU優勢已經基本消失殆盡了。
GPU是蘋果一直引以為豪的地方,但如今最強的GT7600(在A9里面)在GFXbench當中已經和Mali T880mp12(在Exynos 8890里面)相差無幾,而Adreno 530(驍龍820里面)的成績卻已經大幅度領先于GT7600。雖然搭載A9/驍龍820的手機的上市時間相差半年,但無可否認的是,A系列的GPU優勢已經不復存在。
但在實際使用中,iOS平臺的游戲體驗確實比安卓平臺更好,安卓平臺游戲體驗差在1.軟件版本混亂,系統版本眾多,不同價位間硬件平臺也有相當大的差異。大大增加了開發商對游戲/軟件的優化難度。2.在實際使用當中Soc的效率遠沒有A系列的高。從而導致安卓實際游戲體驗不如iOS。
但在日常使用中,其實無論是iOS還是安卓,如今都不會出現明顯卡頓的問題。
總結:蘋果不再天生驕傲
雖然每一代新iPhone都會刷新銷量紀錄,但如果單從硬件配置的理論數據看來,隨著安卓陣營的窮追猛打,iPhone的優勢在近2年已經逐漸消失。而且在6代開始,iPhone的設計確實越來越不能理解,例如雙白帶、突出的攝像頭等等。iPhone 4系列不妥協的工業設計可謂一去不復返。而在前些天發布的iPhone SE,其外觀更是和iPhone 5s基本一樣,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吐槽,在此筆者就不過多闡述了。反觀安卓陣型,消費者可以選擇的機型更多,機身設計/材質用料也更豐富。
無論我們承認不承認,iPhone的優勢只剩下iOS。而隨著安卓版本的迭代,其流暢度以及穩定性已經有相當大的改善。若谷歌回歸,徹底整治一下安卓軟件版本的亂象,引導用戶在Google Play下載素質更高、更安全的Apps。相信這樣iOS與安卓的差距會更少。
最后還是那句,喜歡哪個買哪個。